0454-57469926
12月2日,2023“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全国大学生专项赛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
12月2日,2023“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全国大学生专项赛(以下简称“专项赛”)在北京启动。此次专项赛由中国外文局主办,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承办,中国教育电视协会高校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教育电视台、中国摄影报特邀支持。中国外文局综合业务部主任辛峰,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赵林,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张严,中国教育电视台副台长吕学武,中国网外宣协作部总监、“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组委会副秘书长张宏梅,中国教育电视协会高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陈波,中国摄影报副社长万戈等出席启动仪式。
中国外文局综合业务部主任辛峰致辞
辛峰在致辞中指出,中国外文局历来重视发挥青年在国际传播中的积极作用。在“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的框架下专门举办全国大学生专项赛,旨在激发大学生群体讲好中国故事的热情,吸引更多的青年参与到国际传播实践中。他提出,要凝聚青年力量,为有意愿、有能力、有创意的大学生搭建讲述中国故事、讲述中外交流交往故事的平台;历练国际表达,让学生们在亲身参与中深化对国际传播的认识理解,提升国际表达的能力与水平,增强国际受众的亲近感和接受力;鼓励大胆创新,引导大学生积极尝试和拥抱新技术,用多种创意的传播手段使参赛作品的形式更加生动形象,更具有感染力,引起国外受众尤其是国外青年群众的感同身受。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副主任赵林致辞
赵林在致辞中表示,中国网通过多语种、多渠道报道解读新时代中国,为中国故事的破圈出海开路架桥。不仅在网站为大赛历届获奖作品设置展播专栏,也布局海内外社媒矩阵进行推广,相关话题浏览量3亿多次,覆盖人群超过5亿。此次全国大学生专项赛将联合高校发挥引导和指导作用,为学界和业界提供沟通与交流平台,希望大家群策群力,共同研讨以事陈情、以情述道的策略,进一步完善中国好故事评价指标体系,为青年人参与国际传播提供专业指导,为中国故事提质增效助力赋能,为中国“自塑”国际形象贡献智慧。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张严致辞
张严在致辞中表示,高校在中外人员交往、学术碰撞、文化交流中有独特的优势,应高度重视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和国际传播学科的发展,使学生不仅了解国外的文化,更理解中国文化的深刻内涵,具备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既着力打造“中国芯”,又重点打造“国际范儿”。同时,政府机构、媒体发挥在国际传播、话语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引领作用,与高校共同搭建国际传播交流的平台,助力大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在促进多方合作、拓展多渠道的对外传播阵地、探索多元化国际传播新模式等方面积极探索,携手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网外宣协作部总监、“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组委会副秘书长张宏梅介绍大赛相关情况
张宏梅介绍,即日起至2024年3月15日,本赛事面向国内外高校在校研究生、本专科学生、高职学生广泛征集参赛作品。参赛作品分为视频组、图片故事组两类,主创人员除完成作品创作外,还需附上作品的外宣策划方案,以期形成可借鉴的优秀传播案例,鼓励将作品通过个人或机构账号在境外媒体平台落地。此次专项赛征集启事将在“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官网发布。
与会嘉宾共同启动2023“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全国大学生专项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刘俊伟主持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后,同期举行了主题研讨会与圆桌讨论环节,来自媒体、高校的嘉宾与现场学生交流互动,共同探讨新时代大学生的国际传播胜任能力。
中国教育电视协会高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大学融媒体中心副主任、电视台台长陈波作主题演讲
中国外文局美洲传播中心(北京周报社)视觉总监帕梅拉·托比(Pamela Tobey)作主题演讲
中国青年好网民、网络正能量人士徐应旺作主题演讲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白岩主持,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王征、北京科技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邢华超、中国传媒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袁冶、中国农业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于哲、中国网《我眼中的中国》栏目导演栗卫斌圆桌讨论
大学生参赛代表杨昊发言
“我将积极地参与到此次比赛中,和同学们一起创作作品、同台竞技。”作为参赛学生代表,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新闻专业学生杨昊说,希望通过努力和创新,更好地夯实自己在国际传播领域的胜任力,为“讲好中国故事”奉献出属于大学生的青春力量。
“讲好中国故事”创意传播国际大赛是以“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为主旨,面向国内外社会公众公开征集各领域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树立中国良好国际形象的年度官方品牌活动。全国大学生专项赛获北京日报、微博校园、中国大学生在线等媒体支持,北京大学等25所高校作为高校支持单位。
金秋是收获的季节,11月的秭归迎来九月红脐橙的采摘时节。一个个青黄色的九月红脐橙挂在树梢,富氧的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果香,令人心旷神怡。
秭归地处鄂西山区,自古以来盛产柑橘。数据显示,秭归全县90%的乡镇、80%以上的行政村、70%以上的人口从事脐橙相关产业,可以说,“家家有橙树,村村有橙园。”柑橘产业自然而然成为推动秭归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从“用人力”到“用机器”,从“靠经验”到“靠数据”,从“靠天收”到“靠科技”……秭归县近年来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持续围绕拓展生产深度、价值高度和共富广度“三个维度”发力,不断创新柑橘全产业链集成改革,积极探索丘陵山地数智农业发展新路径。
通过融数注智,秭归柑橘产业已然迈入现代化路径,闯出科技强农富农新气象。目前,“秭归脐橙”已发展成为种植面积40万亩、社会产量100万吨、年综合产值近200亿元的大产业,造就柑橘产值“亿元村”12个、“5000万元村”27个,带动近26万人稳定增收。“全国脐橙看秭归,秭归脐橙誉全球”的产业发展新高地正在加快崛起。
“数字+科技”助力种植“智能化”,持续拓展生产深度
秭归县地处长江三峡河谷地带,山高路陡,脐橙种植、收获人工成本高,一直是困扰果农的问题。尤其是采摘季节,年过花甲的老农们用箩筐背着百余斤重的脐橙,沿着陡峭的山路小心翼翼地前行,每一步都步履维艰……
而如今,在秭归县郭家坝镇烟灯堡村脐橙数字化种植示范园内,果园的工人正在通过单轨运输机为脐橙树运输肥料。按下遥控器,不到半小时,一车15筐约600公斤的脐橙,就能沿轨道转运至山腰,再经空中索道转运至公路装车。“数字化设备大大节省了人力成本,200亩的橙园管护只需要3个人。”园区负责人刘国华说。
土地还是这片土地,果树还是那些果树,但一场以数字化信息化为引领的生产力变革已在这片土地上悄然开展。
大力推进农技支农,技术集成提质量。推行“支部+科技特派员+产业+科技服务(科学普及)”工作体系,与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林科院等科研院校开展深度的产学研合作,每年定期开展专题技术培训、田间讲学、实作指导,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智慧水肥一体化等农业生产技术等,实现脐橙种植技术快速进村入户到企。
大力推进农机便农,山区作业提效能。积极探索山区机械化作业,引进果园轨道运输、植保无人机飞防、水果商品化处理等先进设备,建立和改造脐橙田间轨道运输系统1500余套,植保无人机50余台,“田间小火车”运输效率是人工的8至10倍,有效解决过去柑橘运输难、运输贵的问题。目前,秭归县建设智慧水肥一体化系统橙园1万余亩,实现灌溉施肥自动化,每亩柑橘节水70%以上,节肥40%以上,省工90%以上,病虫危害损失率有效控制在5%以内。
大力推进智联助农,数智生产促发展。大力推广物联网应用技术,全县建设25个集土壤墒情、病虫害疫情测报、视频监控系统为一体的智慧物联网系统及设备,利用“农抬头”智慧农业平台,实现作物生长环境10要素实时监测,土壤4层分层温湿度智能感应,采集数据、图像同步传输。同时,启动“三峡柑橘产业大脑”建设,探索“柑橘种植一张图、包装加工一条线、全球销售一张网”的产供销全链数字模式,以数字赋能秭归脐橙产加销全链条转型升级。
在数字与科技的双重赋能下,秭归县成功跻身“全国柑橘产业30强县”,“秭归脐橙”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华名果”等10多项国字号荣誉,是唯一一个品牌强度五年均跻身前10位的果品区域公用品牌,“秭归脐橙栽培系统”入选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资源名单。
“数字+标准”助力市场带动生产,持续提升价值高度
欢庆丰收的,不仅是柑农。在秭归县华维电商物流园内,前来拉货的卡车排起了长龙。水田坝、归州、郭家坝等乡镇出产的优质脐橙被送到这里,经过筛选、加工、分装后,售往全国各地。
华维电商物流园负责人表示,政府的大力培育和推广,让秭归特色农产品的名头越叫越响。作为拳头产品的秭归脐橙自然更加畅销。去年园区内以脐橙加工销售为主的企业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4.8亿元,同比增长24%,今年园区发展势头迅猛,近期已成功晋级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
除了对传统农业进行数字化改造,秭归县也积极将数字化精细管理延伸到加工销售环节,利用数字技术加速促进“工业化思维”与农业对接。秭归县加紧与江西绿盟科技分选装备制造等重点项目洽谈合作,加大对数字化智能分选设备的补贴力度,引导脐橙加工企业推进精选分级标准化,目前已培育脐橙精选加工企业74家,数字化精选加工企业13家,年处理鲜果能力超过120万吨,支持38家市场主体建设冷库。围绕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屈姑国际农业集团等柑橘龙头企业,加快建设可视化加工车间、智能生产产线,加速柑橘产品的多层次开发,橙罐头、橙酒、橙粽等系列精深加工产品远销俄罗斯、中东、欧洲等14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与产地和市场连接的“末梢神经”也在完善。为了让产业信息更加透明、以市场带动生产,秭归县自2019年以来持续推进新华·宜昌秭归脐橙系列价格指数发布,构建起覆盖上游种植、中游批发、下游电商零售的脐橙价格监测体系,运用大数据分析实现脐橙行业市场行情信息的精准触达,打通脐橙种植、加工与市场供求信息的“最后一公里”。
涉农数据共享“最后一公里”加速打通。为了破解柑农们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秭归县创新探索以数据授信优化营商环境。围绕市场主体加快信用信息共享步伐,深化数据开发利用,创新优化融资模式,开发柑橘购销纯信用贷款产品“柑橘经销贷”,实现对电商平台端、快递物流端和企业销售端的精准画像和定制服务,贷款企业无需任何抵押即可直接完成线上金融授信,7天内即可获得授信,贷款年利率仅3.82%,已累计为70多家企业提供信用贷款7000多万元。
从种植端到生产端、销售端,秭归县还强力推动秭归脐橙从“卖产品”向“卖标准”转变。出台《秭归脐橙主要品种优质果品质量等级规范(试行)》等17个规范和标准,统一规范秭归脐橙公用品牌和企业品牌标识,对精选的优质秭归脐橙统一标识、统一包装,制定官方建议统一零售价,成功创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在全国33个柑橘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中,标准化种植面积位列第四位。2022年,“秭归脐橙”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攀升至60.18亿元,秭归伦晚精品果在大型商超卖到15元/个。
“数字+物流”助力流通降本增效,持续扩大共富广度
产品有了“名气”,要跟上销量增长步伐,物流便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秭归县将电子商务作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培育,成立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聚焦电商、物流两大引擎,组建12个工作专班,筹集社会资金1亿多元、财政资金2300多万元,统筹县内快递公司、电商企业、农村综合运输服务站等资源,全力加强县域电子商务体系建设。
截至目前,秭归县已建成县级分拣配送中心、12个镇级服务站、167个村级服务点,开通货运班线22条、通村客运线路54条,80余台通村客车进村带货,全县三级寄递物流体系建设覆盖率100%,打通了全县快递物流“最后一公里”。
为了加速脐橙“出山进城”,秭归县还积极做大做强秭归华维物流电商园、辰颐物语电商产业园、秭归脐橙文旅小镇等一批电商产业孵化平台,积极对接京东、阿里巴巴、抖音等平台企业,引进知名盒马鲜生、大北农、农夫山泉等渠道商,全力推动销售网络化。
“现在我每年通过线上售出的脐橙占一半以上,价格比销售商上门收购价格高不少,收入十分可观。”泄滩乡柑农周青山喜滋滋地表示。
解决了产品、物流等“硬件”问题,县域电商想要长久发展壮大还面临着“人才培育”大关。为吸引更多有志青年回乡创业、帮助柑农增收,秭归县积极建设电商人才培训和实践基地,采取集中培训、分类培训、专题培训等方式,加强对农村电商人才的培养。同时,紧抓“电商时代”“网络直播”风口,组建本土公益立直播人才培育孵化MCN机构,启动“原产地新势力”直播专业人才孵化,一大批柑农摇身变成以直播带货为职业的新农人。
2019年至今,秭归县先后开展直播带货、产品运营、售后客服等培训107期,培训电商学员超5.8万人次,涌现出“守味者”“郑小树特产”“唐小满鲜果园”等一批网红账号。如今,秭归县已培育电商企业达2600家、网店8100多家,电商从业人员超过6万人,水田坝乡龙口村、归州镇彭家坡村、屈原镇西陵峡村等村庄成为远近闻名的“抖音村”,形成了“全民卖橙”的繁荣景象。
随着农村电商物流网络越织越密,秭归脐橙因“网”腾飞。2022年,秭归县快递总单量超3000万单,通过电商销售鲜橙22万吨,销售额达35亿元。秭归连续两次荣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快递+秭归脐橙”两次获评全国快递服务农业金牌项目。(文:李颖、李伯罧、周华山) 【编辑:刘阳禾】
咨询热线:0454-57469926
邮箱:57469926@tom.com
地址: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同江市青河镇
关注正规快三送彩金平台获取更多有用资讯